学龄前儿童应该以玩为主,还是要侧重学前的智商开发?如何让孩子成为会学习的孩子?父母们在孩子的教育中有什么误区?幼儿学前班是否应该把一年级课程列入教学内容?儿童节立刻来了,这类关乎孩子们健康、学习、成长的话题又成了父母、学校和社会一同关注的话题。
幼儿教育重在哪儿?
孩子是爸爸妈妈的期望!目前的父母总是从胎教开始,就小心翼翼、想方设法地要给孩子最好的启蒙。到底幼儿教育的重点在哪儿?当日的平台上,这是幼教专家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之一。
世纪先锋学校幼儿园校长秦志红举例强调了幼儿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程度:有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幼儿园的老师曾教育他东西从哪儿拿的,要放回哪儿去。有一句话,叫习惯成自然,有好习惯就有好的生活。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好的习惯非常重要。
直映教育郑州中心校长李向东则用数字形象说明了幼儿教育的重要程度,他说:在6岁之前,正处于孩子成长发育过程的敏锐期和重要期,比如,孩子阅读认字的重要期在5~8岁,大家需要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学好。
那样,父母在孩子教育中该如何做好启蒙呢?郑州启元国际幼儿园园长吴丹丹觉得,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和孩子一块成长。
学龄前儿童应以玩为主吗?
启蒙教育非常重要,那样,学龄前儿童应以玩为主还是以学为主呢?
郑州大学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首席指导师王萍觉得,游戏应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幼儿通过游戏来进步身体和心理,而学习是一种抽象思维活动,孩子不到年龄时,他的抽象思维就不到进步的时候,硬让孩子学,就是典型的适得其反!
帝湖幼儿园杨丽敏园长说:大家不可以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大家教育孩子的目的在哪儿?是要让孩子笑到最后,赢到终点。教育孩子应该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教育过程。
培杰潜能开发中心幼儿园园长郑伟利也说: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重要是如何学,学多少。这点上,必须要依据幼儿的心理进步特征来定。假如教育不当,对孩子的心理会导致影响。
河南春苗教育机构校长程冠三也强调说:教育的目的有两种:第一是适应各种情景的能力;第二是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要想孩子出色,就要在不一样的年龄段,用不一样的教育办法。
学前班是否应该讲小学一年级课程?
针对有的幼儿园将小学一年级课程纳入学前班教学内容的做法,不少专家觉得不可取。
北京金色雨林学习力练习营郑州中心校长郭建霞说:幼儿园把一年级的课程列入学前班,这其实是提前学,这对孩子的学习并不好。到了小学一年级将来,孩子就会缺少新鲜感,重复学习也是一种浪费。
她呼吁说,大家不可以只看孩子掌握了几个生字,而应该去剖析孩子们真的的能力,要看到孩子在感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这类方面健康协调的进步。
如何让孩子成为会学习的孩子?
郭建霞园长的看法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共鸣,大伙纷纷强调要根据孩子身心的成长规律,顺势教育。那样,具体如何操作呢?
真爱亲子教育董事长郭红对此发表了我们的见解:大家每个机构、学校、老师和父母都不可能替代孩子,所有都要靠孩子自己。她说,在国际化的教育里面,评价孩子的规范就是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如何,要让孩子掌握怎么样学习。
郭红讲解说: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拿到一个东西会自己找答案,这个智商构建过程,孩子是非常有自信、非常高兴、非常愉悦的。孩子的智能得到充分开发,他才会掌握学习,独立考虑,独立生活,性格方面也会非常稳定。
父母怎么样配合学校教好孩子?
除去学校,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为要紧。父母们在教育孩子上容易陷入什么误区?如何配合学校教好孩子?专家们也有话要说。真的的教育专家,是跟孩子一样大!郑州飞扬家庭教育公司校长刘林给父母们建议说,有时候,一个每人格完善的规范就是自我人格认知和情绪的协调统一,同样的,影响孩子思维的也是他的情绪。如何培养孩子好的情绪自控能力?有句话说,跟你的孩子一样大,如此你的孩子才能真的感觉到你的接纳、平等。假如父母本身就没情绪自控能力,对孩子大吵大嚷,也非常难培养出孩子的情绪自控能力。
郑州启乐园教育咨询公司校长祁欣则提出了父母们最为困惑的一个问题:即对正确的教育理念有了认识后,如何才能真的做到?她觉得:一些机构针对父母推出了一些行为习惯、思维习惯的练习课程,成效是很好的。父母与孩子要有一个好的交流模式,谨记一点,孩子做到三个方面就能了,吃好、学好、玩好。
郑州大学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首席指导师王萍也觉得,不少父母非常关心孩子的教育,但客观现实是不少父母不会教育,也没受过专业培训。父母总是在非常有责任心地做错事,她建议父母多同意一些专业指导和培训。